近年來,杭州的二手房市場經歷了劇烈的波動,尤其是在2025年7月的成交數據中,TOP99的小區成交情況引發了廣泛關注。通過對這些小區的研究,我們發現臨安區域的表現尤為突出,成為了市場中最慘淡的區域。盡管成交量中有6個臨安項目上榜,但其價格卻經歷了顯著的下跌。
臨安區域的成交量與價格波動

數據顯示,臨安的六個項目在同比中平均跌幅達到15%,其中最高跌幅為21%,最低跌幅也有8%。在2021年,臨安的房價曾一度飆升至每平方米2萬出頭,但如今僅能在1萬左右徘徊。這一現象引發了不少人的感慨,甚至出現了“房子送你,只要你幫我還貸款”的段子,反映出購房者的無奈與困境。
盡管如此,臨安的高成交量依然說明當年資金的瘋狂涌入并非全無道理,市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需求。隨著地鐵的開通,臨安的交通便利性吸引了許多預算有限的剛需客戶。值得注意的是,7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項目正是來自臨安的星匯城,這表明盡管價格下跌,但成交活躍度仍然存在。
學區房的市場表現
與臨安的慘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杭州市場中同期漲價的項目僅有11個,平均增幅為8%。在這11個項目中,學區房占據了絕大多數,說明學區房在市場中的受歡迎程度依然高企。盡管有觀點認為學區房不再具備購房價值,但數據卻顯示,學區房的價格依然堅挺,尤其是在高價盤中表現尤為明顯。
例如,在成交量TOP99的項目中,漲價的盤基本上都是4W+以上的高價項目。這使得我們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:高價盤的成交量并未在榜單中體現,而許多高價盤往往是次新房,缺乏形成同比數據的條件。以申花為例,成交量高的都是新交付的次新房,無法形成有效的價格對比。

市場的兩極化趨勢
通過對成交數據的分析,我們可以看出,杭州的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趨勢。中高價或次新盤的價格上漲幅度普遍在10%左右,而低價房和老房子的價格則普遍下跌,跌幅平均也在10%左右。以老破小的德勝東村和崇化小區為例,分別跌幅達到19%和15%。在當前市場環境下,房齡較大且不帶學區的房子幾乎成為了價格下跌的重災區。
成交量方面,低價房和老房子的成交規模更大,這也導致了許多人對市場的普遍看法是房價仍在下跌。自媒體在這一點上也有不同的解讀,跌的項目和高價項目的表現都可以用數據來支撐,因此對市場的解讀往往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。
杭州二手房市場的現狀反映了不同區域和不同類型房產的表現差異。臨安的低迷與學區房的堅挺形成鮮明對比,而高價盤與低價盤的成交特點又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兩極化趨勢。未來,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,如何把握這一趨勢,將是購房者和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點。
- 杭州二手房
- 臨安
- 學區房
- 市場趨勢
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