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杭州的土地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。在10月份的第二場土拍中,杭州出讓了兩宗地塊,分別位于濱江區浦沿和下沙沿江。這一批土地拍賣的結果顯示出開發商對優質地塊的強烈需求,盡管下半年整體土地供應有限,市場成交量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。
土地拍賣結果分析

在此次拍賣中,濱江區浦沿單元BJ040301-02地塊最終由浙江中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(英冠地產)競得,成交總價為172831萬元,溢價率達到19.33%,成交樓面價為25108元/㎡。而杭政儲出[2025]117號地塊則被杭州杰瀚城市發展建設有限公司(遠東宏信、杭州錢塘新區城市發展集團)以47658萬元的底價抄底,成交樓面價為10500元/㎡,溢價率為0%。
從這次拍賣的結果來看,濱江區的優質地塊依然吸引著開發商的關注,經過29輪的激烈競拍,顯示出市場對土地的渴求。而相對位置較偏的下沙地塊則以底價成交,符合市場規律。值得注意的是,杭州下半年土地供應量有限,整體成交量顯著下降,市場的“上半年熱、下半年冷”特征愈加明顯。
市場供需變化
統計數據,杭州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總額達到1160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6.33%。尤其是在6月的單場土拍中,成交額更是高達151億元,多個核心板塊的樓面價屢創新高。然而,進入下半年后,土地市場迅速降溫,8月涉宅用地成交金額僅為18.4億元,9月更是僅舉辦了一場土地拍賣。
當前的市場狀況還暴露出“外冷內熱”的分化現象。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依然受到熱捧,例如錢江世紀城、運河新城等地塊的地王頻現,樓面價不斷刷新。而在外圍區域,如蕭山南站、臨平星橋等地塊,底價成交已成為常態,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兩極分化。

未來供地趨勢
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公告,2025年度的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,杭州僅計劃供應341.79公頃商品住宅用地,同比2024年減少了36.22%,為近7年最低。這一數據反映出未來杭州土地供應的緊張局面,特別是在四大主城區(上城、拱墅、濱江、西湖)合計供地比重僅為19.34%。
盡管土地供應放緩,但未來仍有一些優質地塊面世,例如浙工大之江校區地塊和南星水廠等。這些地塊的推出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供需矛盾,帶動土地市場的活躍度。對于開發商而言,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尋找機會,將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。
整體來看,杭州土地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熱潮后,進入了下半年的冷卻期。未來的供地頻率可能會逐步增加,但整體市場仍將受到政策和經濟環境的影響,開發商需謹慎應對市場變化。
- 杭州土地市場
- 土拍
- 房地產
- 供地
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