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的二手房市場在8月的高溫天氣中依然保持活躍,盡管成交量略有下降,但整體趨勢顯示出購房者的熱情未減。根據杭州貝殼研究院的數據,市區(包括富陽、臨安)共成交二手房6633套,環比7月下滑7.4%,但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,僅微降0.88%。在價格方面,住宅網簽均價為28178元/㎡,環比微漲0.2%,同比去年上漲2.0%。這種看似上漲的價格背后,實際上是由于局部改善板塊的成交回暖,導致整體均價略有上升。
剛需購房者主導市場

在8月的二手房市場中,剛需購房者依然占據主導地位。杭州我愛我家數據顯示,成交量前30的小區中,只有東方郡和金地自在城兩個小區帶有“學區光環”,而以單價早于2萬元/㎡以下的住宅成交占比達到33.6%,較年初上升超過7個百分點,與去年全年相比提升了8.6個百分點。此外,總價在200萬元以內的二手房成交占比已連續三個月維持在40%以上,8月進一步升至43.5%,環比增加0.9個百分點。這表明,剛需購房者在市場中依然占據重要位置,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房源。
新交付安置房成交量激增
值得注意的是,成交量前十的小區中,有兩個為新交付的安置房。例如,江湘云廬小區在8月共成交了31套,較7月的5套環比大增520%。該小區位于蕭山區蜀山街道,因其新交付不久且單價在“1字頭”,深受剛需家庭的青睞。8月江湘云廬的成交均價為16294元/㎡,套均面積為101㎡,總價在160多萬元,成為蜀山街道內性價比最高的選擇。此外,良渚的安置房杜甫新苑8月也成交了17套,均價12773元/㎡,顯示出市場對低價房源的強烈需求。
降價刺激成交活躍
盡管整體市場表現活躍,但不少成交活躍的小區背后卻是降價帶來的刺激。例如,崇賢板塊的旭輝府小區在8月成交了13套,創下了該小區今年的月成交量新高。然而,從成交均價來看,旭輝府的價格今年幾乎一路下滑,從一季度的1.7萬元/㎡降至7月、8月的1.5萬元/㎡。此外,浦沿的江榮府小區亦出現了“破發”現象,8月成交均價跌至31747元/㎡,低于新房網簽價格,導致部分房源的成交單價出現虧損。

改善型住房成交回暖
盡管有些小區因降價而成交量大增,但整體住宅成交均價在8月卻不降反升,這與部分板塊的改善型住房成交量回暖密切相關。例如,申花板塊的杭曜置地中心、星瓚頌錦府、馥香園在8月分別成交了20套、17套和11套,中高端改善型二手房的成交拉高了整體均價。這表明,市場在不同價位和區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分化,購房者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。
在這樣一個持續高溫的夏季,杭州的二手房市場展現出獨特的活力,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的需求共同推動了市場的發展。盡管成交量有所波動,但低價房源的吸引力依然強勁,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選擇。
- 杭州二手房
- 購房熱潮
- 市場分析
- 剛需房源
.png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