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杭州樂虹灣車位價格暴跌,最低只要5萬元,較之前的34萬元降幅達85%。業主對此感到強烈不滿,而車位糾紛的原因是開發商在業委會解散期間直接售賣了公共車位。此外,還有其他公司在售賣小區車位,價格和團購策略各不相同。購買車位存在風險,如公共車位數量不明確、無產權等問題。杭州車位市場的大幅下跌使許多業主虧損嚴重,導致人們對購買車位持觀望態度。
據了解,樂虹灣業委會官微發布消息稱,開發商在解散期間直接售賣了公共車位,導致不少鄰居買賣到了公共車位,這類車位屬于小區配套設施,存在被小區業主集體索回的風險。此外,還有業主發現多家公司在售賣小區車位,價格、團購策略都不相同,甚至出現了28萬元買一送一的子母車位。購買車位時,還存在公共車位數量不明確的情況,有業主簽訂的購房合同顯示公共車位約284個,而另一方則表示實際配建公共車位數量不少于288個。這種情況下購買車位存在很大的風險。
對于購買車位的業主來說,最讓人心痛的是當年花費34萬元購買的車位,如今價格最低只要5萬元。6月1日,售賣樂虹灣車位的其中一家公司報價為負一層車位14萬元左右、負二層12萬元、低密區17萬元。雖然價格已經腰斬,但6月8日有公司推出更低價的車位,負二層車位只要5萬元。對于那些購買車位時價格最高的業主來說,如果能以5萬元的價格購入第二個車位,雖然仍然虧損,但也能稍微緩解一些心理壓力。然而,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以低價買入車位,這些業主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杭州車位市場的大幅下跌并非個案,類似的情況在杭州市場上比比皆是。去年年底,西湖區文教板塊的古翠藍庭車位一口氣上架177個,最后以2100多萬元的底價成交,單個車位折合只要12萬元。雖然看起來價格并不低,但是考慮到當年新房售價在56000元/㎡左右,按照杭州車位規定的封頂價50萬元/個來賣,這些車位的虧損超過了7成。這樣的情況讓許多人對購買車位持觀望態度。
杭州車位市場的暴跌使許多業主虧損嚴重,導致人們對購買車位持觀望態度。購買車位存在風險,如公共車位數量不明確、無產權等問題。因此,自住客戶在購房階段購入車位需要謹慎,車位價格需要有一個基準線,以避免業主虧損。否則,這種情況將破壞其他樓盤售賣車位的行情,導致市場信心下滑。
- 杭州車位價格
- 業主虧損
- 公共車位售賣
- 風險
- 觀望態度